找到相关内容9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法律思想的影响

    。五年后,张悦病在床上,见到邓琬变成恶鬼来报复,因内心恐惧而死去。这里,佛教鬼魂索命报应说代替了法律的刑罚,起到了惩治犯罪的作用。   三、增强了法律对人的生命的重视   溺婴,或称杀婴、,一般指...被人告到官府,该妇被处以“市”。对此,大臣徐羡之叹道:“自然之爱,豺狼独仁,周之凶忍,宜加显戮”[27]。近代章太炎以此为例在《五朝法律索引》中评价魏晋宋齐梁五朝法律“重生命”,“父母杀子同凡论”[...

    李 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3370076.html
  • 日恒法师:佛教的社会责任

    攫夺、奸杀、诱骗、吸毒、结党、游荡、打斗、偷盗、等新闻,令人触目惊心。造成这种社会畸形现象的原因,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失调。同时外在的恶因缘太多,而社会上的健康设施和娱乐中心有限所致。 ...

    日 恒 (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会长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4073278.html
  •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范围与佛教慈善政策框架研究(2)

    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心理治疗。施医赠药、兴办医院、照顾病人、关怀弱者、博爱众生、保护生命和慈悲为怀是佛教的传统,服务病人、伤者、灾民、儿童、、精神病人、老人、穷人、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...

    刘继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5980555.html
  • 僧史所载中国沙门坚守淫戒的一些实例

    (一九七六)。又参拙译TheBiographyoftheMankKuang-i,刊星洲南洋佛教第一一六期(一九七八)。   (注9):亡名僧收养的年代,大抵并非如宋高僧传所记,在唐昭宣帝天祐中(...卷三十唐幽州南瓦窑释亡名传略云:释亡名,独居燕城南窟灶间,(唐昭宣帝)天祐中(约九○五~七),幽蓟不稳,因分卫回,闻车辄中呱呱之声,悯而收归(注9),乃饥民所女子也。以求牛乳哺之,当七八岁,引于城中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戒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822034679.html
  • 佛教医学-- 释尊与名医耆婆

    总之,婆罗跋提跟瓶沙王的儿子-无畏,共宿一夜,不久,生下这个男孩。  依照那时印度的风俗,凡是妓女生下的男婴都会被摔。当这个男婴呱呱坠地时,就被人用一条白衣包著丢在路边了。次晨,王子无畏正在赶路,途中发现一堆白衣物,停车后,命车夫前去调查,原来是被人丢弃的男婴。王子问,是生是死?车夫说还活著。王子无畏就带这个孩子回宫,叫奶妈好好扶育他。  这个就是耆婆了。后来,耆婆平安地成熟长大。有一天,无畏...

    刘欣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0940983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---旅途的脚印(二)

    。她的足迹穿越了大半个地球,加尔各答、也门、伦敦、墨尔本、纽约,甚至包括中国。她先后成立了一百多个替穷人服务的处所,在仅仅6年的时间里,就收留了61273个。   她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认同...并非仅仅冠以快乐之名。且能摧毁一切烦恼及恶行。由此可见,佛法是极为殊胜善妙的。”   由此可知,法乐乃为安乐之上品。经云:“如若贪诸欲,欲念反将,若舍诸贪念,将获胜妙乐。”断除贪欲,是获得极至安乐之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3942032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——旅途的脚印(二)

    。   她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认同。1979年,她获得了举世瞩目的“诺贝尔和平奖”,也使她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。她除了将所有的奖金都用于慈善事业以外,还特别请求诺贝尔委员会,取消...为此生之武器。不晓名利乃幻化,未贡高利牵缚,纵然被奉为圣者,仍为八法之仆役。今生残体未放弃,纵然励力勤修善,终将赤手奔来世,前途渺茫真可怜!不懂轮回之过患,欲妙享乐不知厌,夸夸其谈空口言,亦为狡诈伪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4542446.html
  •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(1)

    四八年五月。)。  基督教各教会还积极致力于社会慈善救济事业,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,活动方式有施合财物、领养等等。同时,还成立“中华民国拒毒会”、“道德会”、“养真社”、“改良地”等组织,从事破除迷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0950170.html
  • 红尘觉悟(4)

    生命超越之心,但却深感财力不足的窘迫。希望工程、水旱灾害、儿童福利院、无钱治病的病人、街头……社会上需要我们救济的项目和人事实在是太多太多,而我们一介书生的钱却又实在太少太少,每次都只能是略尽心意...唯一价值,以对金钱和富贵的追逐为人生唯一目标,就会刺激和放纵贪欲,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痛苦和灾难。而且,佛家并不把自己的宗教限制为只是穷人的宗教,世界上那么多富贵之人,难道就对他们之不顾,把他们排除在追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4750541.html
  • 潘重规先生与二十世纪敦煌学

    不收王梵志诗之谜〉及〈敦煌王梵志诗新探〉,针对王梵志生平事迹,仅见于《桂苑丛谈》、《太平广记》之记载,许多研究者均将其视为神话式之记载,特举陆羽之身世与戴震「十岁始能言」为证,认为王梵志乃一,《...

    郑阿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4854898.html